您好,欢迎来到湖北节能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

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24 17:56:28 浏览:61次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着力推进节能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历史呼唤,也是我们这代节能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从节能产业发展看推动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2019-06-03 中化新网 作者: 沈国平 11508阅读

  作者:原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高级咨询师沈国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发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分类规范和产业支撑。“事是人做的”、“钱是人挣的”这是一种常识。基于这一常识,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节能环保产业在行业层面上支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节能环保专业和职业化的人才支撑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但事实上,节能产业是一个没有节能专业和节能职业人才支撑的产业。本文从节能管理常识和节能管理现状出发,思考和探讨节能产业发展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历史融合的必要性问题,叙述方法采用提纲式或者叫菜单式方法,简明扼要的叙述我对本题的思考观点。

  一、人是一切管理得以进行的根本。不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一切管理措施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空置化的花拳绣腿。这种“见事不见人”和“见物不见人”的“无根管理”是企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大忌。

  二、从节能的实际地位看,节能是“第一能源”和相关污染物减排的直接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在“2017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大量事实说明,节能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与消耗,不仅在供给侧方面相应提高了能源的保障能力,成为“第一能源”,而且在消费侧方面就直接减少了能源消耗过程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及其为超低排放所发生的环保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又是“第一环保”或者叫环保的首选策略。

  三、从节能的特点上看,节能是融合在能源消耗全过程中的能源减少损失或者能效提升活动,因而节能主体具有泛在性,即节能是伴随人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广泛存在于企业、家庭和政府等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对能源消耗过程的节约行为和措施。节能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实现,在能耗量前后比较中体现的。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考节能管理,由节能主体的泛在性特点决定,全部节能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应当是定位在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换句话说,离开了人这个主体谈节能,虚的多,实的少;措施多,成效少。在基层有这样一些顺口溜:“节能年年重视年年搞,搞来搞去老一套”;“能效指标年年在提高,国际对标又低的吓一跳”

  四、我国节能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诸如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失信惩戒措施是近几年提出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没有进行与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融合改革的产物。这种传统节能管理只是基于“节能是一种措施”的理念,还没有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将节能提升为一种专业和一种职业。

  五、从节能的专业和职业角度看,我国的节能是一个没有节能教育体系支撑、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没有职业技能设置的“三无”事业,这种现状造成节能管理重心滞留在政府管理层面,无法向能源消耗主体(企业主体和能源消耗操作岗位主体)实现战略性下沉。而我们自己称呼的“节能专家”和“能源管理师”等尽管社会有需求,但也是没有法规依据的自圆其说或者类比成诸如理疗师等“俗称”,这是我国在推进节能管理法制化进程中的一种乱象,将这种乱象常态化的背后是我们对节能专业化和职业化认知的扭曲、无为和无奈!

  六、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节能经过几十年发展,实际上已经从“节能是一种措施”演进为“节能更是一种专业”,我们可以从国家的产业分类中找到这种专业特征和职业需求。

  首先,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有68个节能专业和275个产品与服务;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也已经有89个涉及节能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据有关机构测算,节能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模。

  节能与环保在能源这个领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环保已经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有相关环保的专业技术系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环保这个专业,而且还有几十所环境工程(管理)学院。而涉及面广泛,节能产业体量同样庞大的节能至今还没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更没有教育体系为节能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尤其在互联网+和智慧+节能管理的新经济时代,我们的节能管理人员不仅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老化,而且没有节能专业人才的输送和迭代,由于人才基础不牢和创新乏力,已经显露出产业弱化和技术乱象(“节能不节钱”)等现象。

  其次,从职业化角度看,我国年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约为16400多家,如果把各省市年耗5000吨标准煤和年耗3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也计算进去,每个企业至少要有两个以上能源管理岗位人员,我们在企业层面也至少需要10万个节能职业岗位。如果从能源消耗主体与节能主体在实践中的统一这个历史基本点出发,把主要能源消耗岗位(假定岗位日消耗2000kgce)人员计算进去,节能职业岗位人员就能达到百万人数量级,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职业大典中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职业目录的。推进节能职业化进程,让有关大学和规范的职业学院等开展节能职业岗位的教育训练,为节能造就千百万数量级的节能劳动大军,才能开创节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七、节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三个历史维度。这是我们在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历史条件下对节能工作方面进行判断的历史尺度:一是节能管理的法制化和信息化进程,尤其要探索建立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新机制;二是用能权(用水权、基于能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三是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观念,依法推进节能专业化职业化进程。

  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与能力训练体系”的要求。节能是生态文明建